社會合作與發展部全面負責學校社會服務、合作等方面的管理及監管工作,并加強對學校相關部門開展各項社會服務與合作的指導和服務,為學校社會服務進行頂層設計,制定戰略和發展規劃,科學評估市場風險,以項目為載體,研發項目和孵化項目,開展各種社會服務和工作。
以經營性的思維謀劃學校社會化服務事業的長遠發展,依托學校領導的相關支持,在深入調研了解各院(部)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就發展學校社會化服務事業最大程度上地完成思想的統一。
做好校內社會化服務資源的整合工作,與有關各院(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形成服務合力以及快速響應機制,通過制度化管理和流程梳理再造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供給的目的,為合作單位提供良好的服務保障。
做好校內運營團隊和校外重點合作單位的頭部服務工作,一方面,充分發揮“能人效應”和“榜樣效應”,重點鼓勵和支持各院(部)有項目組織運營能力的優秀人才大膽創新、先行先試,打開局面。一方面,將有限的服務資源集中到重點客戶的服務過程中,力爭通過一批優質合作項目的實施助力學校學科建設的整體發展。
挖掘學校各院(部)潛在的存量資源,在校企合作單位中優選一批企業深入對接,探討共同深化社會化服務的路徑。同時積極拓展外部合作資源,重點關注與學校學科發展相關的產業領域,通過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學術產業會議等多種渠道、跟蹤企業發展實際需求,對接落地服務項目。
搞好“三個建設”,一是建設行政服務得力、經營服務突出的高效部門。在部門的行政服務功能方面,重點建立契合實際且行之有效的社會化服務資源供給體系;在部門的經營服務功能方面,注重項目的前瞻性以及引導性,以項目帶動和促進學校相關運營人才的發掘和人才梯隊的培養;二是落實部門信息化建設,依托學?!爸腔坌@”建設計劃,積極落實在部門行政服務及經營服務中的資源整合、流程管理以及數據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設,實現高效辦公。三是建設富有競爭力的項目管理體系,完善項目申報制的同時,也引入項目招標制,對部分院部暫不具備舉辦條件的項目采取借力發展、借船出海的方式引入外部合作伙伴參與,在項目運營過程中學習經驗,提升能力。